正在阅读:一女老师确诊:我才40出头,怎么会......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十堰观察 / 正文

二手房入驻.pn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一女老师确诊:我才40出头,怎么会......

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4/01/22 11:20:45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微信公众号 作者:十堰晚报 5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最近
来自福建的李老师很苦恼
使用电脑、手机工作
或给学生批改作业时
没多久便感觉眼睛酸胀
发展到后来
甚至出现眼痛、头痛、失眠症状
焦虑的她上医院一查
竟被告知眼睛老花了

据了解,老花眼并非老年病,它常常发生于40—45岁的中年群体。医生提醒,老花眼无法预防,当出现老花症状时,尽早矫正非常重要。


看电脑改作业眼酸眼胀

中年女老师患上老花眼


“太难受了!看个电脑或改个作业,没多久就两眼酸胀,再看久一点,头都痛起来!”近日,李老师终于扛不住,前往眼科门诊求诊。


李老师今年42岁,在一所小学教语文,教学时需要经常接触电脑、手机等电子设备。几个月前,她发现眼睛有点不舒服,看电脑、手机或批改作业一段时间就会感觉两眼酸胀。以为是视疲劳,李老师减少了用眼时间。刚开始,症状有所缓解,但后来她的眼睛越来越难受,越看越模糊,甚至出现眼痛、头痛、失眠症状,整个人无法做事,变得焦虑不已。


医生为李老师检查后,根据临床症状,在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后,确诊其为老花眼。


“我才40出头,怎么会得老花眼?”这个结果让李老师难以接受。


像李老师这样的患者,在临床中并不少见。很多来诊的中年人觉得老花眼是老年病,殊不知这是一种常见的中年现象。通过检查和验配,确认150度老花度数,并佩戴老花镜。之后,李老师的症状很快消失。


老花眼多发生于40—45岁

是一种常见的中年现象


老花(老花眼)即医学上说的‘老视’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睛的晶状体会逐渐变硬增厚、失去原有的弹性,随之眼球内部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,看近处物体时,眼睛无法准确聚焦物体到视网膜上,以致近距离工作和阅读发生困难。”医生解释,老花眼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,临床上表现为视远如常,视近则模糊不清,可伴有眼胀、干涩、头痛等症状。


很多人认为,人老了才会得老花眼。去年,44岁的演员陈乔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“老花眼”了,晒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副老花镜,随后这一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。


实际上,老视并非老年病,绝大多数人在40—45岁左右眼睛会出现老视。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、屈光状态有一定关系。此外,近些年,随着用眼需求越来越多,用眼过度情况增加,调节力衰退有提早出现的征兆。


每个人都会面临老视问题,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近距离用眼的人群,比如文书工作者、电商、电脑绘图师、裁缝车工等人群,大家在心态上不必过分焦虑和抵触。

视觉调节力下降

尽早矫正很重要


老视是全球性问题,影响着全世界超10亿人。有数据显示,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口中,没有及时矫正老视的患病率达到67.85%,人数约为3.71亿,占全国总人口的27.83%。


临床上,不少老视患者容易陷入误区,刚开始出现看近模糊的状况时,觉得只是视疲劳,不服老、不承认是老视问题,硬撑着不肯戴老花镜来矫正视力,这样不仅给生活带来困扰,随着病情的发展,还容易加重视疲劳,导致眼酸眼胀,甚至引起头晕、头痛等。


医生建议,通过配戴老花镜矫正老视。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,很多近视群体同时面临着老视问题,过去简单的成品老花镜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矫正需求,可以通过渐进多焦点镜片矫正,来满足远、中、近不同距离的用眼需求。患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配,在矫正原有的屈光不正问题的基础上,确认需要附加的老视度数。若老视患者还合并白内障,可植入老视矫正型人工晶体,来解决视力问题。


请长按下方图片
识别二维码  关注十堰晚报

来源/海峡都市报、闽南新闻
编辑/琉璃 责编/关尔 终审/张俊良
合作热线/0719-8118180

已有0人点赞
急聘工作

637609910401590259643603015.jp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